今天是:2021年1月25日 星期一
会员服务区: 登录 | 修改
2019年11月25日下午4时,华南理工大学华南人文论坛第84讲在5号楼102A会议室举行。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南湜为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百年回顾与展望”为题作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解丽霞院长主持…[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114633
2018年12月24日,南开大学哲学院王南湜教授应邀做客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马克思哲学发展论坛”,并作了题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理路之检视”的学术报告,哲社学院院长刘森林教授主持报告会。[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89309
2015年10月12日至10月22日,受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吴向东教授的邀请,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南湜在前主楼A805做了主题为“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阐释”的系列讲座。[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06375
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南湜领衔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研究”中标200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获批课题研究经费为80万元。记者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获知,2008年,经高等学校推荐和教育部社科委遴选,并经教育部批准…[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599220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汇通问题,以往的研究由于忽略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内在关联,或者只是过于简单地理解这一关联,因而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失。本文力求从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借助学界对于资本主义起源和中国历史上的“唐宋变革”…[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132825
广松涉对《资本论》的物象化论解读是颇具独创性的,他对《资本论》的解读涉及经济学内容,即价值形式论、价值实体论和商品拜物教论,但更主要的是从哲学层面,特别是从哲学方法论层面说明马克思是如何“从认识上同时批判了对象和主体”的。广松涉的物象化论超…[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124586
哲学在人成为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并非现成的存在物,需要进行学习,尤其需要通过目的性的活动而“成人”。哲学和具体科学不同,是以目的和价值为核心的学问。近代以来的哲学突出了人,并进行了体系化建构,其核心是探讨“人是什么”。这里,人和时代有…[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120256
实践哲学一语至少被人们在三种极为不同的意义上使用,即以实践为研究对象这一意义上的实践哲学,将人的实践活动视为第一活动或最基本活动方式、亦即将实践哲学视为第一哲学意义上的实践哲学,以及最为根本的作为思维范式的实践哲学。本文所进行的辨析也就是要…[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11658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体”话语和命题,具有着深刻的哲学意蕴。这些命题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103105
“实践唯物主义”兴起于对传统教科书体系忽视人的能动性的理论缺陷的不满,以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这一理论进路之中包含着内在紧张的“能动性”与“受动性”之双重诉求,因而在其推动下导致了“实践唯物主义”之意义的变异,特别是向“历史唯物主义”…[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70743
价值理想是任何一种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作为任何一种文化之核心的哲学的核心问题。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重建,首要任务便是中华民族价值理想的重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三位 著名的“学院派”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冯契先生和高清海先生的工作…[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42916
价值理想是任何一种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作为任何一种文化之核心的哲学的核心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重建,首要任务便是中华民族价值理想的重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三位著名的“学院派”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冯契先生和高清海先生的工作中,…[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42879
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不解之缘。邹化政教授上世纪80年代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解读,对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一条颇具特色的阐释路径。在教学中,邹化政教授的哲学思想和主张,对学生在初识德国…[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42034
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哲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半个多世纪以来黑格尔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中地位和作用的考察,可以揭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变化。黑格尔哲学的总体特征可归结为三个基本元素:对精神活动能动性的强调、对思维与存在同…[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33769
王南湜认为,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中,问题意识、理论意识和学术史意识是不可或缺、内在相关、互相支持的三个方面。但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这三者的统一与均衡却往往被打破,从而造成了种种片面性趋向。中国“马学”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面对上述三种偏向,…[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31348